1 心思就是戰場

 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
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
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
(以弗所書六章12節)

從以上的經文看來,我們正處於一場戰爭中。經文中提到,我們爭戰的對象並非人,而是魔鬼及其爪牙邪靈。我們的仇敵撒但企圖透過周詳的計畫和巧妙的計謀,以策略和欺騙的手法擊敗我們。

魔鬼是說謊者。耶穌稱為「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八章44節)。牠欺騙你、我。牠會透露關於我們自己、其他人以及周圍環境的訊息,但這卻非事實。然而,牠也不會一次就把整個謊言的內容告訴我們。


牠剛開始是以經過巧妙包裝、看似微不足道的想法、猜疑、恐懼、疑惑、理性以及理論學說,持續砲轟我們的意念。 牠所採取的行動是緩步攻堅(畢竟,周詳的計畫是需要時間的)。切記,牠對於爭戰是有一套策略的,牠對我們也有相當長時間的研究。


牠了解我們的好惡,牠了解我們的不安全感、弱點以及恐懼的所在;牠知道最能造成我們困擾的事物;牠不惜投資任何時間的代價來擊敗我們;耐心是魔鬼所佔的優勢之一。


拆毀堅固的營壘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十章4~5節)


撒但透過精密的策略和巧妙的欺騙手法,企圖在我們的心思裡面築起「堅固的營壘」。堅固的營壘,意指我們心裡經由某種特定的思考方式而產生的捆綁所在(禁錮之處)。


使徒保羅在這段經文裡說到,我們握有攻破撒但營壘所需的兵器。稍後我們對於這些兵器會有更多的學習,但現在請再確認一次,以充分了解我們已進入的爭戰 - - - 靈的層面的爭戰。其中,第5節更清楚地指出引發這場戰事的戰場所在。


根據擴大版聖經(Amplified Bible)的翻譯,這段經文指出我們要拿起這些兵器來駁斥爭論。與我們爭論的就是魔鬼;牠提供我們各樣的理論學說和理性,而這一切的活動都在心思裡面進行。心思就是一個戰場。


情勢總論


至此,我們將已知的歸納如下:


一、我們涉及一場戰爭。

二、我們的仇敵是撒但。

三、心思就是一個戰場。

四、魔鬼持續不斷地在我們的心思裡面築起堅固的營壘。

五、牠一貫的手法是策略和欺騙(透過周詳的計畫和巧妙的計謀)。

六、牠一點也不趕時間:從容不迫地進行牠的計畫。


讓我們透過一個故事,更清楚地檢視牠的計畫。


瑪麗這一方


瑪麗約翰的婚姻並不幸福,他們之間永遠存在著一種敵對關係。兩人都充滿憤怒、苦毒和不滿的情緒。他們的兩個孩子深受家庭問題之害,在學校課業和行為舉止上都呈現出負面的影響。其中一個孩子更因精神緊張而得了胃病。


瑪麗的問題是,她不知該如何做,才能讓約翰成為家中作主的人。她要掌控大權、抓住每件事的決定權、掌握家中的經濟權和孩子的管教權。她要外出工作以保有「自己的」經濟能力。她獨立、頤指氣使,說話高分貝而且喋喋不休。


看到這裡,你也許正在想:「我知道解決的辦法。她需要認識耶穌。」 


她已經認識耶穌了!早在五年前,瑪麗就已接受耶穌成為她個人的救主 - - - 就在她婚後的第三年。


「你是說,在接受耶穌成為她的救主後,瑪麗的生命沒有改變?」


有的,是有改變。即使她的惡行惡狀致使她持續活在罪惡感中,她仍然相信自己可以進天國。她現在有了盼望。在遇見耶穌以前,她陷入悲哀與絕望中;如今她的處境僅止於可悲。瑪麗知道她的態度是錯的,她希望能夠有所改變。她已經接受過兩個人的輔導,也幾乎在每一次的禱告中祈求從憤怒、 悖逆、不饒恕、不滿和苦毒中得勝。為什麼卻不見改善?答案就在羅馬書十二章2節: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瑪麗心中有著盤據多年的堅固營壘,她甚至不明白那是從何而來的。她知道她不應該悖逆、頤指氣使,喋喋不休等等,卻不知道該如何對付自己的天性。如此看來,她似乎只是在某些狀況下才會有不恰當的反應,因為她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導致瑪麗行為失控的因素,是因為她不去控制好她的思想。而她無法控制思想的原因,在於她心中的堅固營壘是魔鬼在其早年的生命中就已一磚一瓦砌好的。


撒但在我們仍年幼時就開始進行牠周詳的計畫,並且佈下騙局。就瑪麗的案例而言,她的問題根源可追溯至童年。


瑪麗有一位極度強勢的父親,她在小時候常遭到打屁股的處罰,卻只是因為他心情不好。她若是做錯一件事,他更是怒不可遏。父親長期用錯誤方式對待她和她的母親,使她陷入絕望。他一意孤行,對妻子和女兒沒有絲毫的尊重。然而瑪麗的弟弟卻是永遠不犯錯的,這顯然是父親重男輕女的觀念使然。 當瑪麗十六歲時,已遭撒但經年累月的洗腦,牠的謊言大致如下:「男人大多自以為是。他們全是一丘之貉,不值得信任。他們只會傷害你,佔你的便宜。身為男人有天賦的權利,可以為所欲為。他可以大搖大擺地發號施令,大權在握,隨他的心情任意待人,任誰(尤其是妻子與女兒都無可奈何。」 


結果是,瑪麗下定決心:「一旦我脫離這裡,決不再容許任何人來支使我!」撒但已在她心思的戰場裡挑起了戰火。 


牠在你的腦海裡,反覆千百遍地翻騰這些想法,或者是讓其潛伏十年之久。牠要等著看你一旦步入婚姻,是否能成為甜美順服的賢內助。即使在某些奇妙的化學作用下,你應該會想成為那樣的妻子,但卻無從做起。這正是今日瑪麗在自己身上所發現的混亂。她該怎麼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麼辦?


神話語的兵器


「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 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八章 31 ~ 32節)


耶穌在這裡告訴我們如何勝過撒但的謊言。在我們裡面一定要對神的真理有所認知,用祂的話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拿出哥林多後書十章4~5節的兵器來拆毀仇敵的堅固營壘,以及一切攔阻人認識神的自高之事。


這些兵器就是神的話,透過講道、教導、屬靈書籍、錄音 帶、特會以及個人靈修時所領受而來的。但我們必須(持續地)「住在」神的話裡,直到話語因聖靈在我們心裡工作而成為我們的啟示。持守是很重要的。耶穌在馬可福音四章24節裡說:「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我再重複一次,我們一定要持續使用神的話語做為兵器。


另有兩樣對我們大有功效的屬靈兵器,就是讚美和禱告。 讚美擊退魔鬼的速度遠勝過任何戰術,但必須是發自內心真誠的讚美,絕不能僅是言不由衷的辭令,或試驗它是否為有效的手段而已。同樣地,讚美與禱告也離不開話語的範圍。我們根據神的話語而以祂的美善來讚美神。


禱告是與神建立關係。是到祂面前祈求幫助,或者是把困擾我們的事告訴祂。


如果你想擁有大有功效的禱告生活,就要與天父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因著知道祂愛你,並且滿有憐憫,祂必定幫助你要認識耶穌,祂是你的朋友,為你捨命。要認識聖靈,祂 一直以幫助者的姿態與你同在,讓祂來幫助你。


學習在你的禱告中充滿神的話語。神的話語和我們的需要是促使我們來到祂面前的原動力。

所以,我們的兵器就是多方運用神的話語。在哥林多後書,保羅說,我們的兵器不是屬肉體(血氣)的;是屬靈的。 我們需要屬靈的兵器,因為我們是與掌權的靈交戰,是的,連魔鬼本身也是如此。耶穌在曠野裡受試探時,也是用神的話作為兵器勝過魔鬼的(參考路加福音四章1~13節)。每一次魔鬼欺騙祂時,耶穌都回答:「經上記著說。」然後向牠引用一段神的話。


瑪麗學會使用她的兵器後,就能開始攻破已在她心中築起的堅固營壘,她會認識使她得自由的真理。她會明白,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與她地上的父親一樣。有些男人的確是一樣,但絕大部分的人並非如此。她的丈夫約翰就不是這一類型的人。 約翰是深愛著瑪麗的。


約翰這一方


故事的另一個主角是約翰。他也有他的問題,這與他和瑪麗在婚姻和家庭上所面臨的處境不無關係。


約翰應該是一家之主。神的計畫是,要讓他成為家中的祭司。約翰已經重生得救,他也知道家庭生活應有的合理次序。 他知道他不應該放任妻子把持家務和經濟大權,也不該讓她掌控孩子和他自己。這些他都懂,但他卻不做任何處置,只是任由挫敗感擄掠他,轉而退縮到電視和運動上。


約翰只是在逃避責任,因為他痛恨對立。他情願採取被動的姿態:「如果我撒手不管,情況也許會自行好轉。」或者,他會為了未能採取實際行動而自我開脫地說:「我會為這事禱告的。」禱告固然是好,但若單單是為了規避責任就另當別論了。


約翰在家中應該站在神所預定的位置上。讓我說得更清楚一點,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他該像個大男人主義者,不可一世地大張權威旗幟。以弗所書五章25節教導丈夫要愛妻子,如同基督愛教會一樣。約翰需要負起責任來,而權柄來自於責任。他對妻子應該要有所堅持 - - - 愛她卻不失堅持。他應該向瑪麗提出保證,她雖在孩提時代受到傷害,但當她相信神,完全把自己交託給祂時,她會得到信心,相信並非所有男人都像她的父親一樣。


約翰該做的事有許多,但就像瑪麗一樣,他也有心結,如同向著魔鬼敞開大門,迎接牠長驅直入來擄掠他。在約翰的心思裡面也有一場硬仗要打。與瑪麗相仿,他在童年時曾遭受許多言語上的傷害。他的母親盛氣凌人且言詞尖銳,經常以言語向他施暴,諸如:「約翰,你真是一團糟;你永遠一事無成。」


約翰努力取悅他的母親,因為他渴望得到她的肯定(就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但他愈是努力,愈是錯誤連連。他的手腳原本就有些笨拙,再加上母親總是說他笨手笨腳的。他愈是千方百計討好母親,便愈是神經緊張。當然,一緊張手上的工作就常常失誤,所以他要做的事總是功敗垂成。


他在交朋友的過程中也會慘遭滑鐵盧,有過一些不幸的經歷。這樣的事偶爾也會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中,但對約翰而言卻是沉重的打擊,因為他已經承受了從母親而來的拒絕。


他在高中早期時,曾邂逅一個令他十分心儀的女孩,而她也拒絕他,投向另一個男孩的懷抱。這些過往的點滴在約翰的生命中堆積到一個地步,魔鬼就開始進行工作,年復一年地在他的意識裡築起堅固的營壘。約翰就是缺乏成就任何事的勇氣,只是沉默、害羞而退縮。


約翰是低調型的人物,他的選擇向來只有一個,就是不動聲色。多年來,他所抱持的想法一直是這樣:「告訴別人你的想法是沒有意義的:他們不會想聽的。你想要得到人的認可,只需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就好了。」


有幾次他試圖在某個議題上站立場,但似乎總是以挫敗收場。最後,他便得到一個結論:為這樣的對立付出努力的代價是不值得的。


「反正到頭來我還是會失敗,」他自我推論:「所以何必開始呢?」


答案是什麼?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四章18~19節)


約翰瑪麗彼此的衝突對立中,不難想像他們的家庭生活。還記得我說過他們之間的強烈敵意嗎?敵意不見得總是公開的戰爭。許多時候,敵意是潛伏在家庭中的憤怒,每個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卻沒有人出面處理過。這樣的家庭氣氛糟透了,但魔鬼卻愛死了。


約翰瑪麗和他們的孩子將來的遭遇如何?他們能勝過嗎?他們是基督徒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婚姻失敗、家庭破碎,豈不蒙羞?雖然如此,事實上,決定權仍在他們手中。約翰福音八章31~32節是他們抉擇時的關鍵經文。他們如果繼續讀神的話語,就會明白真理,而將真理付諸行動能使他們得著自由。但當神向他們揭示真理時,個人就必須面對自己的過去和真實的自我。


眞理總是透過神的話語而啟示:但可悲的是,人不見得能接受。面對錯誤並且對付錯誤的過程是極為痛苦的。一般而言,人們會把失當的行為合理化。他們允許過去以及成長的過程在生命中造成負面的影響。


我們的過去也許解釋了我們痛苦的原因,卻不能成為我們停留在捆綁中的藉口。


任何人都沒有藉口,因為耶穌總是在等候完成應許的機會,使被擄的得釋放。我們若願意一路與祂同行,祂會帶領我們在任何一個領域中穿越勝利的終點線。


出路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哥林多前書十章13節)


我希望你透過這個寓言式的案例能看到,撒但如何利用我們的環境,在我們的生命中築起堅固的營壘,牠又如何在我們的意念裡挑起戰端。但感謝神,我們有攻破堅固營壘的兵器。 


神不離棄我們,而使我們陷入無助中。哥林多前書十章13 節應許我們,神不會使過於我們所能負荷的試探臨到我們,而且在每一次的試探中,祂都會指示我們離開和逃脫的路。


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是瑪麗或約翰。我確信,大多數的人或多或少都與他們有些雷同之處。他們的問題來自內在的想法和心態,而外顯的行事為人,不過是內在生命所結出的果子。 撒但知道,若牠能控制我們的心思意念,就能控制我們的行動。


你的生命中,也許有些主要的堅固營壘需要被攻破。讓我用一句話鼓勵你:「神與你站在同一陣線上。」爭戰已經開始了,你的心思就是戰場。但好消息是,神站在你這一方為你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