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基督的心

 誰會知道主的心去教導他呢?
但我們是有基督的心了。
(哥林多前書二章16節)

我相信,現在的你已經做了一個確切的決定,要選擇正確的思想。因此,我們要根據主的原則一同來思考,哪些思想才是正確的。當然,耶穌在世上時,有許多類型的思想絕對不會出現在祂的腦海中。我們若要跟隨祂的腳蹤,就必須開始像祂一樣地去思想。


現在你可能會想:「那是不可能的,喬依絲耶穌是完全人。我的思想也許可以改善,但我的想法絕對不可能像祂一樣。」


但是,聖經告訴我們,我們是有基督的心 - - - 有新的心和靈魂。


新的心和靈魂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以西結書卅六章26~27節)


身為基督徒,你我都獲得新的本性,,亦即重生時,神放在我們裡面的本性。


從這段經文中可以看出,神知道:我們若要聽從他的命令,並行走在祂的律例之中,祂必須將祂的靈賜給我們,並且給我們一顆新的心(及思想)。羅馬書八章6節提到肉體的思想和聖靈的思想,並且告訴我們:順從肉體的結果就是死亡,而順從聖靈的結果就是生命。


只要學習如何分辨生命和死亡,我們就可以獲得極大的進步。 假如某件事會令你走向死亡,就不要再去做。當某些思想使你心中充滿死亡的氣息時,你立刻就知道那不是聖靈的思想。


容我舉例說明。假設我想到有一個人我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然後我開始生氣,我開始想,我有多麼討厭那個人。如果我用心分辨就會發現,我的心中已經充滿了死亡的氣息。我變得憤怒、緊張,承受極大的壓力 - - - 我甚至可能經歷到生理上的不適:頭痛、胃痛或過度勞累,都可能是我錯誤思想的結果。相反地,假如我思想的是我得到多麼大的祝福,以及神對我多麼好,我也會知道自己被生命的氣息所充滿。


對一個信徒而言,分辨裡面的生命和死亡是非常有幫助的。耶穌將祂的心放在我們裡面,讓我們心中充滿生命。我們可以選擇讓生命中洋溢著基督的心。


我們在接下來的篇幅中要討論:欲使生命充滿著基督的心,可以採取哪些行動。


積極的思想


「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阿摩司書三章3節)


一個人如果用基督的心去思想,他的思想會是什麼樣子呢?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思想會是積極的。在先前的章節中,我們已經討論過積極思考的絕對必要性。你甚至必須回到第5章去複習一下積極思考的重要性。即使身為作者,但在重新閱讀第5章時,我仍然獲得很大的幫助。


積極思想的力量絕對不容小覷。神是積極的,如果你我想要充滿基督的心,就必須與祂同心,並且開始積極地思考。我所說的並不是練習控制思想,而是指要成為一個在各方面都保持積極態度的人:要有積極的態度和展望:保持積極的思想和期待:參與積極的談話。


耶穌當然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和展望。祂忍受許多難處,包括針對個人的攻擊 - - - 被人欺騙,在最需要的時候被門徒遺棄、被嘲笑、孤單、被誤解,還有許多令人氣餒的事。但是在面對這些痛苦的事件時,祂仍然保持積極的態度。祂的話語永遠充滿進取心,充滿鼓勵;祂總是為接近祂的每一個人帶來希望。


基督在我們裡面的心是積極的心;因此,每當我們變得消極時,就不是用基督的心來行事。數百萬人因沮喪而痛苦,而我認為,若是沒有消極的態度就不會沮喪 - - - 除非是基於藥物的因素。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持消極態度只會使問題和它的症狀益發嚴重。


根據詩篇三篇3節所說,神是我們的榮耀,是使我們抬起頭來的。祂要高舉我們的一切: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態度、我們的情緒,我們的頭、手和心 - - - 我們的整個生命。祂是高舉我們的聖者!


神要高舉我們,,魔鬼則要貶抑我們。撒但利用我們生命中的負面事件和環境來貶抑我們。在字典裡,沮喪這個字的定義是「心靈的陰霾;變為悲傷」。根據韋氏字典,沮喪的狀態是 「下降至低於周圍的環境:凹陷」。沮喪代表下沈、下壓,或是被放在低於地面之處。我們經常有機會想到消極的事,但是它們只會變本加厲地壓抑我們。消極不能解決問題;它只會加深問題。


勝過沮喪


詩篇143篇3~10節描述沮喪的情形,以及勝過沮喪的方法。我們一同詳細查考這段經文,看看可以採取哪些步驟來勝過敵人的攻擊:


找出問題的本質及原因


「原來仇敵逼迫我,將我打倒在地,使我住在幽暗之處,像死了許久的人一樣。」(詩篇143篇3節)


在我看來,「住在幽暗之處,像死了許久的人一樣』當然是描寫一個沮喪的人。注意沮喪的原因或來源;這種對靈魂的攻擊,乃是來自撒但


明白沮喪會竊取生命和光明


「所以,我的靈在我裡面昏;我的心在我裡面悽慘。」(詩篇143篇4節)


沮喪壓抑一個人的靈魂,使人失去自由及力量。


神的靈賜力量給我們,並激勵我們,我們的靈是強壯而自由的。因此,撒但想在我們的思想中注入黑暗和悽慘,藉此壓制它的力量及自由。請你明白,當你發現「沮喪」的感覺出現時,必須立刻抗拒它,這是非常重要的。你允許它停留的時間愈長,就愈難抵抗它。


回想美好的時光


「我追想古時之日,思想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詩篇143篇5節)


在這一節裡,我們看到詩人對他景況的反應。追想、思想及默念都是思想的作用。很顯然地,詩人知道他的思想會影響他的感覺,因此他不斷思想能夠幫助他勝過一切攻擊思想之事。


在困難中讚美神


「我向你舉手;我的心渴想你,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詩篇143篇6節)


詩人知道讚美的重要;他舉起雙手來敬拜。他宣告他真正的需要 - - - 他需要神。只有神能夠令他感到滿足。


人之所以如此容易感到沮喪,是因為他們有需求,然而卻往往到錯誤的地方去尋找滿足,結果只加重了他們的問題。 在耶利米書二章13節,神說:「因為我的百姓作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只有神能夠令乾渴的心靈得到滿足。不要中了撒但的詭計,以為還有其他事物能夠令你完全滿足。追逐錯誤的目標只會令你失望,而失望則開啟了沮喪的大門。


尋求神的幫助


「耶和華啊,求祢速速應允我!我心神耗盡!不要向我掩面,免得我像那些下坑的人一樣。」(詩篇143篇7節)


詩人尋求幫助。基本上他的意思是:「快一點,神,因為若是沒有你,我無法再支撑下去。」


聆聽神的聲音


「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因我倚靠祢;求祢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祢。」(詩篇143篇8節)


詩人知道,他必須聽見神的話語。他必須確信神的愛和仁慈。他需要神的照顧和指引。


為得釋放禱告


「耶和華啊,求你救我脫離我的仇敵!我往那裡藏身。」(詩篇143篇9節)


詩人再次宣告,只有神能夠幫助他。請注意,在整個交談的過程中,他將心思專注在神身上,而不是在問題上。


尋求神的智慧、知識和帶領


「求你指教我遵行祢的旨意,因你是我的神。你的靈本為善;求祢引我到平坦之地。」(詩篇143篇10節) 


詩人指的也許是他已經遠離神的旨意,因此開啟了攻擊他心靈的大門。他要行在神的旨意中,因為他現在知道那是惟一安全的地方。


然後,他求神幫助他站得安穩。我相信他所說的:「求祢引我到平坦之地」,指的是他不安的情感。他要站在平坦之地 - - - 而不是上下起伏不定。


使用你的武器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十章4~5節)


撒但利用沮喪,將數百萬人拖進黑暗和絕望的深淵之中。 自殺往往是沮喪的結果。自殺的人往往思想變得非常消極,以致他完全看不見未來的盼望。


記住:消極的感覺來自消極的思想。


心思是戰場,是決定戰鬥勝負的地方。今天就選擇積極的態度 - - - 放下所有消極的想像,讓你的心思都順服耶穌基督(參考哥林多後書十章5節)。


心中有神


「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祢。」(以賽亞書廿六章3節)


耶穌和祂的天父有著持續穩定的關係。你若不將心思專注在一個人身上,就不能和這人擁有完全的關係。假如我丈夫和我一起坐在車子裡,他和我說話,,但是我的心思卻放在別的事情上,我們就不是擁有真正的關係,因為我並沒有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因此,我相信我們可以如此說:一個人如果擁有基督的心,他的思想會專注於神,以及神一切大能的作爲 。


默想神和祂的作為


「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祢。」(詩篇六十三篇5~6節) 


「我也要思想祢的經營,默想你的作為。」(詩篇七十七篇12節)


「我要默想你的訓詞,看重你的道路。」(詩篇119篇15節)


「我追想古時之日,思想你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詩篇143篇5節)


詩人大衛經常提到默想神,默想祂的良善、祂的作為和道路。思想神的良善及祂手所行的一切奇妙工作,是極大的激勵。


我喜歡收看關於大自然、動物、海洋生物等等的電視節目,因為它們描述神的偉大及可畏,祂無限的創造力,以及祂如何用祂的大能托住萬有(參考希伯來書一章3節)


如果你想要經歷得勝,默想神和祂的道路及作為,就必須成為你思想生活中的常態。


我最喜愛的經文之一是詩篇十七篇15節,詩人在其中如此描述神:「我醒了的時候,得見祢的形像就心滿意足了。」


我經歷過許多不快樂的日子,因為每早晨我一醒來,就只想到所有不對勁的事。自從聖靈幫助我,使我靠著基督的心 (聖靈的思想)來行事為人之後,我真的可以說已經心滿意足。在清晨時與神交通,是確實幫助我們開始享受生命的方法 之一。


與神交通


「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祂來。」(約翰福音十六章7節)


這些話是耶穌離開世上,回到天上,在榮耀中坐在父神右邊之前所說的話。聖經清楚地記載,神的心意是要我們與祂有密切的關係。


沒有別的事物比我們的思想更能接近我們。因此,我們的思想中若充滿了神,就能意識到神的同在,並且會開始享受與祂的關係,為每天的生活帶來喜樂、平安和勝利。


祂一直與我們同在,就如祂所應許的一般(參考馬太福音廿八章20節;希伯來書十三章5節)。


但是除非我們思想祂,否則便不會察覺他的存在。即使我和另一個人共處一室,如果我的思想放在其他許多的事上,我可能會逕自離去,根本不知道房間裡還有另外一個人。我們都擁有與神相交的特權;祂一直與我們同在,但我們必須思想祂,才能體會到祂的同在。


要有「神愛我」的思想


有「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約翰一書四章16節)


我們必須思想神的同在,對神的愛也是如此。我們如果從來不會默想祂的愛,就無法經歷到祂的愛。


在以弗所書第三章,保羅的禱告是讓人經歷神對他們的愛。聖經說神愛我們,但有多少神的子女仍然無法了解神的愛?


我回想當初進行「生命真道」事工的那段時間。我要在第一週舉行一個聚會,因此我問神要我傳講什麼眞理。祂回答說:「告訴我的子民,我愛他們。」


「他們知道這件事。」我說:「我想教導他們一些很有能力的真理,而不是根據約翰福音三章16節預備的主日學課程。」


神對我說:「在我的子民當中,很少人確實知道我有多麼愛他們。他們如果知道,所表現的行為就會不一樣。」


當我開始研讀「接受神的愛」這個主題時,我知道我自己都有極深切的需要。在我研經之時,神帶領我看到約翰一書四章16節,這節經文說我們應該知道神的愛。這表示神的愛應該是我們主動察覺的一件事。


關於「神愛我」這件事,我只有模糊的認知,但是神的愛原是要在我們的生命中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能夠帶領我們經過最艱難的試煉,進入勝利。 


在羅馬書八章35節,使徒保羅勉勵我們: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然後在第37節中,他繼續說:「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來研讀這方面的經文,透過思想及大聲宣告神的愛,我開始知道並體會神對我的愛。我研讀有關神愛的經文,默想這些經文,並且用口宣告這些經文。我一再地做這些事達數月之久,祂對我毫無條件的愛就愈發顯得真實。


現在,祂的愛是如此地眞實,即使在困苦的時候,我也能夠因著確信祂的愛而不需再活在恐懼之中,並且受到安慰。


不要懼怕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翰一書四章18節)


神對我們的愛是完全的,無論我們的本相為何。羅馬書五章8節告訴我們:「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靠著基督的心行事為人的信徒,不會思想他們自己有多糟糕;他們的思想以神的義為基礎。你應該體會神的義,經常思想你「在基督裡」的身分。


思想義,不要思想罪


「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後書五章21節)


許多信徒因著對自己的負面想法,而承受極大的苦楚。他們只想到,神因為他們的軟弱和失敗是多麼不喜悅他們。 你浪費了多少時間活在罪惡感和責備之中?注意,我說的是你浪費了多少時間,因為這一類的思想正是如此:浪費時間!


在你來到基督面前以先,不要思想你有多麼糟糕。相反地,要思想你在祂裡面如何得稱為義。記住:思想轉變為行動。如果你想要擁有更好的行為,就必須先改變你的想法。如果你不斷地思想你有多麼糟糕,你的行為只會變得更糟糕。每當負面、責備的想法進入你心時,就要提醒自己:神愛你,你已經在基督裡成為義了。


你應該如此運用你的思想!


以神的話語為根據,慎重地思想;不要將出現在你心中的所有想法照單全收,以為那就是你自己的想法。


斥責魔鬼,開始思想正確的事,然後大步向前。


擁有鼓勵的心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羅馬書十二章8節)


擁有基督的心的人會對其他人抱持積極、振奮、啟發的思想,他對自己和周遭環境也是如此。


這個世代極需要鼓勵的事工。然而你若不先對一個人抱持仁慈的想法,你將永遠也無法鼓勵他。記住,你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會說出來。你必須刻意做一些「愛的思考」。


對其他人發出愛的思想。向他們說鼓勵的話語


威氏新舊約字辭註解辭典將希臘文的「parakaleo」(鼓勵) 定義為:「主要意義為呼喚一個人(para:到旁邊;kaleo:呼叫) 提醒、鼓勵、激勵一個人去追求某種行動的方向......。」我將這個定義解讀為與一個人同行,並且激勵他奮力向前,追求行動的方向。一個人是否擁有羅馬書十二章8節中所說的勸化恩賜,可以輕易地看出來。他們總是向所有人說一些鼓勵或振奮的話安慰他們的心,並且鼓勵他們繼續走下去。


並非每個人都擁有勸化的恩賜,但是任何人都可以學習鼓勵他人。最簡單的原則就是:這件事如果不好,就不要想它或說它。


每個人的問題已經夠多了,我們不需要再把他們撕裂,增加他們的麻煩。我們應該在愛中彼此建造(參考以弗所書四章 29節)。別忘了:愛永遠相信每個人最好的一面(參考哥林多前書十三章7節)。


當你開始思想其他人的可愛之處時,你會發現他們的行為更加可愛。思想和話語是帶有創造力或毀滅力的容器或武器。 它們可以用來對付撒但和牠的工作,也可幫助牠進行破壞的計畫。


假設你有一個行為偏差的孩子,他絕對需要改變。你為他禱告,並且祈求神在他的生命中動工,進行任何必要的修剪。 在等候的時間裡,你對他該持有何種思想,對他說哪些話語? 許多人從來無法得見其禱告得蒙應允,因為他們在神有機會動工之前,就用自己的想法和話語否定了所祈求的內容。


你是否為你的孩子祈求改變,卻沉浸在各種關於他們的負面思想中?或是你祈求神動工改變孩子的行為,然而你心中的想法,甚至和他人的對話中都表示:「這個孩子永遠也不會改變!」


如果你想要活在勝利中,就必須先讓你的思想和神的話語一致。


我們的思想如果和聖經的記載背道而馳,就不是行走在神的話語中。我們如果不是用神的話語來思想,就不是行走在神的話語中。


當你為某人禱告時,你的思想和話語要和你的禱告內容一致,如此就會開始看到突破。


我並不是要你矯枉過正。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裡行為不檢,有位朋友問你禱告後的情況如何,而事實上若是沒有任何改變,你該怎麼回答?你可以說:「嗯,我們還沒有看到突破,但是我相信神正在動工。我們會看到他漸漸地,一天一天地改變。」


培養感恩的心


「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當感謝祂,稱頌祂的名!」(詩篇100篇4節)


一個充滿了基督之心的人會發現,他的心裡充滿了讚美與感恩。 


埋怨使許多門戶向仇敵敞開。有些人的肉體生病,有些人過著軟弱無力的生活,都源自這種以人的思想及話語為攻擊對象、稱為「埋怨」的疾病。


一個充滿能力的生活不能沒有感恩。聖經一再用感恩的原則來教導我們。在思想或話語中埋怨是死亡的行為模式,而心中感恩和表達感恩則是生命的行為模式。


一個人若沒有感恩的心,他的口裡就不會說出感恩的話語。當我們心裡感恩時,就會把它說出來。

隨時感恩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希伯來書十三章15節)


我們何時獻上感恩?隨時 - - - 在所有景況中,在每件事情


P140 心思的戰場。,:;?! - - - 


上。當我們這樣做時,就是進入魔鬼無法掌控的得勝生活中。


我們如果無論在何種景況下,都能喜樂並感恩,牠如何能夠控制我們?當然,這種生活方式有時需要獻上讚美或感恩的祭,但我寧可將我的感恩獻給神,也不願將我的喜樂獻給撒但。我已經知道(透過困難的方式),如果我的性格乖戾、拒絕感恩,那麼至終我將失去我的喜樂。換句話說,我會將喜樂拱手讓給埋怨的靈。


在詩篇卅四篇1節,詩人說:「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祂的話必常在我口中。」我們如何成為讚美神的人?就是讓祂的讚美不斷充滿在我們的思想和口中。


要做一個感恩的人 - - - 不但對神充滿感恩,對其他人也充滿感恩。若是有人在你身上做了美事,要讓對方知道你的感激。 向你的家人表達感激。我們常常將神對我們的祝福視為理所當然。如果你想失去一樣東西,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心存感激。


我感激我的丈夫。我們已經結婚很久了,但是我仍然向他表達我的感激。他是個在許多方面很有耐心的人,而且有其他許多極好的特質。讓他人知道我們的感激,甚至明白地指出令我們感謝的事情,有助於建立及維持良好的關係。


我接觸過許多人,一直令我感到驚奇的是,有些人因著一些做在他們身上極小的事情而感恩,有些人則是永遠無法滿足,無論別人為他們做了多少事。我相信驕傲和這個問題有點關係。有些人非常自滿,無論別人為他們做了什麼,他們都認為自己不僅配得這些事,而且配得更多!他們很少表達感激。 


表達感謝不但於對方有益處,對我們自己也有益處,因為這樣做可以釋放在我們裡面的喜樂。


每天默想你必須感恩的事。在禱告中向神陳明這些事,當你這麼做時,必會發現自己的心充滿了生命和亮光。


隨時為每件事感恩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當用詩章、頌詞、靈、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以弗所書 五章18~20節)


多麼有能力的一段經文!


你我如何能夠一直保持聖靈充滿?就是以詩章、頌詞和靈歌向自己(透過我們的思想)或向他人(透過我們的話語) 彼此對說。換句話說,將我們的思想和言語放在神的話語之上,並且充滿神的話語;隨時隨地為每一件事情感恩。


牢記神的話


「你們並沒有祂的道存在心裡;因為祂所差來的,你們不信。」(約翰福音五章38節)


神的話語就是祂的思想,寫在紙上供我們研讀和思想。祂的話語就是祂對所有情境和主題的想法。


在約翰福音五章38節,耶穌責備的是一群不信者。我們從這段經文中看見,神的話(聖經)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他的思想,一個人如果想要相信並經驗信仰的一切好處,必須讓神的話語在他的心中成為活的信息。這個目標要靠默想神的話語來達成。這就是讓祂的話語成為我們思想的途徑,是使我們裡面的基督之心成長的惟一方法。


約翰福音一章14節說,耶穌是道成了肉身。若非他的心未曾間斷地充滿神的話語,這件事就不可能發生。


默想神的話是最重要的生活原則之一。威氏新舊約字辭註解辭典將譯為「默想」的希臘文做了如下的定義:「......在 乎」、「傾聽,實踐」、「喜悅」、「履行話語的精神」、「思想,想像」、「事先考慮......」另外一個資料來源,則增加了 「低聲說」或「輕聲細語」等定義。 


這個原則實在太重要了。我稱它為生命的原則,因為默想神的話語可以令你得著生命,至終可以令你周遭的人得著生命。 


許多基督徒害怕「默想」這個字,乃是因為異教徒和神秘宗教也採用默想這種方式。但我希望你記得,撒但從來不會擁有自己原創的想法。牠扭曲原本屬於光明國度的東西,以供黑暗國度使用。我們必須有足夠的智慧才能明白:如果默想能夠為邪惡的一方產生如此強大的力量,那麼它也可以為良善產生強大的力量。聖經直接地啟示默想的原則,讓我們來看看聖經對這件事情的說法。


默想及昌盛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享通,凡事順利。」(約書亞記一章8節)


在這段經文中,神明白地告訴我們,我們若不先在心中實踐神的話,就不能身體力行神的話。


詩篇一篇2~3節提到虔誠的人,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默想及得醫治


「我兒,要留心聽我的言詞,側耳聽我的話語,都不可離你的眼目,要存記在你心中。因為得著他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醫全體的良藥。」(箴言四章20~22節)


「默想」這詞的定義之一是「傾聽」。再思想這一段經文,它說神的話語是健康及醫治的來源。


在心中默想(思想、默念)神的話,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實質的影響。過去十八年來,我的外表改變了。人們告訴我:相較於我尚未開始辛勤地研讀聖經,並將它視為一生焦點的那些日子,我至少年輕了十五歲。


聽與收


「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為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馬可福音四章24節)


這就像種與收的原則。我們種得愈多,收割時就可以收得愈多。神在馬可福音四章24節告訴我們,愈是花費時間去思想及研讀所聽見之神的話語,愈能得到神話語的好處。


讀和收割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馬可福音四章22節)


這兩句經文放在一起,清楚地告訴我們:聖經裡面藏有極多神要向我們顯明的寶藏,是能夠賜予生命的大能奧祕。它們要顯露給那些在心中默想、思想、研讀、回想、實踐及默唸神話語的人。


身為聖經教師,我親身經歷這個原則的真實性。神透過聖經向我啟示的真理似乎永無窮盡。我初次研讀一段經文的時候得到一種啟示,當我再度研讀它時會得到新的啟示,甚至是我從前根本沒有注意到的真理。


神不斷地向那些認真讀聖經的人啟示祂的奧祕。不要成為只懂得按照別人的啟示生活的人。你應該自己研讀聖經,讓神用聖經真理來祝福你的生命。


我可以不斷地講述「默想神的話語」這個主題。正如我先前所說的,那是你我可以學習的最重要原則之一。在一天當中,當你進行日常事務時,求聖靈幫助你想起經文來,讓你能夠默想它們。你會驚訝地發現,這樣的做法可以為你的生命帶來多少力量。你愈默想神的話語,愈能在困難之時從神的話語中得著力量。


記住:實踐聖經的力量來自操練默想聖經。


領受及歡迎神的話


「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雅各書一章21節)


為在這節經文中,我們看到神的話有力量將我們從罪惡的生活中拯救出來,但是我們必須領受,歡迎神的話,並將它深植在我們心中。這種深植的過程透過聆聽神的話來達成 - - - 將神的話語放在心中,遠超過其他任何事物。


如果我們一直思想自身的問題,就會愈發深陷其中。倘若我們思想自己和其他人出了什麼問題,就會更相信這些問題永遠找不到答案。神的話語就像一片充滿生命的海洋,隨時可供我們取用,而我們用來汲取的器皿就是辛勤地研讀及默想神的話語。


我們的事工稱為「生命真道」,我可以從經驗中告訴你,在神的話語中確實有生命。


選擇生命!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羅馬書八章6節)


將你的注意力拉到腓立比書四章8節,似乎是結束本章的好方法:「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你的思想應該處於何種情況,聖經中描寫得很清楚。你有基督的心,就要開始去使用它。如果祂不這麼想,你也不要這麼想。


藉著這種不斷「管理」思想的方式,你可以開始讓所有的思想順服於耶穌基督(參考哥林多後書十章5節)


如果你的思想開始帶領你走向錯誤的方向,聖靈會很快地提醒你,而接下來的決定在乎你。你要活在肉體中,還是活在聖靈中?一條走向死亡,另一條走向生命。選擇權在你手中。 


選擇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