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曠野性格之二

「別人為我做了那件事:我不想負責任。」


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

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莱

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注迦南地去;

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

(創世記十一章31節)


責任往往被定義爲對於神之能力的回應。負責任就是回應神放在我們面前的機會。


神給亞伯蘭的父親他拉一個責任,一個回應祂能力的機會。祂將前往迦南的機會放在他面前,但是他沒有一路跟隨主,而選擇停留並定居在哈蘭。


當神第一次對我們說話,並且賜給我們做某件事的機會時,我們很容易感到興奮。但是就像他拉一樣,許多時候我們從來不會完成這些事,因爲當我們投身其中時,會發現除了興奮和刺激之外,還有其他當負的責任。


大部分的新冒險合人興奮,只因爲它們是新的冒險。興奮可以驅使一個人向前奔走一段時間,但是不能帶頜他跑過終點線。


許多信徒的行爲就如聖經所描述的他拉一樣。他們朝著個目標出發,然後在路上的某個地方定居下來。他們感到疲累或厭倦;他們想要完成旅程,卻根本不想承擔隨之而來的責任。倘若有別人可以代替他們做這件事,他們會很樂意接受這份榮耀,但這是行不通的。


個人的責任不容推諉


「到了第二天,摩西對百姓說:『你們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華那裡去,或者可以為你門贖罪。』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裡,說:『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為自己作了金像。倘或祢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祢所寫的册上塗抹我的名。」(出埃及記第二章30~32節)


在我的讀經和研究中,我注意到以色列人並不想擔負任何責任。摩西爲他們代求,爲他們尋求神,甚至在他們陷入麻煩中時,代替他們悔改(參考出埃及記卅二章1~14節)。


嬰孩完全沒有責任,但是當嬰孩長大時,他應該要承擔愈來愈多的責任。父母的主要角色之一,就是教導他們的孩子接受責任。神也期待能教導祂的兒女同樣的事。


神給我機會從事全職事工- - - 在全國性的廣播和電視上教導祂的話語,向全美國和其他國家傳講福音。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證,在這個呼召裡存在著許多人所不明白的責任。許多人說他們想要投入事工,因為他們認爲那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屬靈經歷。


許多人來到我們的機構求職,以爲發生在他們身上最偉大的事情,就是成爲基督徒事工的一份子。後來,他們發現自己必須像在其他地方一樣地工作;他們必須一早起床,準時到達上班地點,聽從主管的指示,依循每天的常規等等。當人們說他們想來爲我們工作時,我告訴他們,我們並不是整天都飄浮在雲端,歡頌哈利路亞大合唱 - - - 我們工作,而且我們努力地工作。我們合一同行,並且以專業的態度做我們當做的事。


當然,能在福音機構工作是一種特權,但是我試著向求職的新人表達一件事:當興奮和刺激消褪之際,他們會發現自己被期待擔負高度的責任。


去看螞蟻!


「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强盗速來,你的缺乏彷沸拿兵器的人來到。」(箴言六章6~11節)


以色列人這種懶惰的思考態度,是促使他們將十一天的旅程變成四十年的曠野飄流的原因之一。


我喜歡讀箴言中的這段經文,它將我們的注意力拉到螞蟻身上;牠們沒有任何上司或工頭,卻爲自己和家人供應所需。


總是需要他人鞭策的人永遠無法成就大事。只有在別人監督的情况下才做正確之事的人,也不會有什麼發展。我們的動機必須來自心裡,而不是來自外在的環境。我們必須活在神面前,知道祂鑒察一切;如果我們堅持遵行衪的旨意,我們會得到祂的賞賜。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馬太福音二十章16節)


我曾經聽過一位聖經教師說,這節經文意指許多人得蒙呼召、或是得到機會服事主,但是很少人願意負起責任、回應呼召。


正如我在前一章所提到的,許多人期待運氣,卻沒有骨氣。擁有「曠野性格」的人想要擁有一切,卻什麼事也不做。


起來,去!


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了以後,耶和華曉諭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說:『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起來,和衆百姓過這約但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去。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我都照著我所應許摩西的話賜給你們了。』」(約書亞記一章1〜3節)


神告訴約書亞摩西死了,他要接替摩西的位置,並且帶領以色列人過約但河、進入應許之地。這代表約書亞要承擔許多新的責任。


當我們承繼屬靈的產業時,也是如此。倘若我們不肯認眞承擔責任,就永遠不會享有在神的恩膏下站立並事奉的特權。


看哪,現在是有利的時機!


「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傳道書十一章4節)


當神於1993年讓我和戴夫看見祂要我們上電視時,祂說:「我給你們上電視的機會,但是你們如果現在不把握這個機會,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假如神未曾讓我們知道這個機會是為了那個特別的時刻而預備的,也許我們會拖延。畢竟我們終於到達一個可以安然自在的位置上。


有九年的時間,我們一直處於「生命眞道」事工的「重生」過程。現在,突然間神給我們機會去接觸更多的人,我們是衷心願意這麼做。但是,如果要做這件事,我們必須離開安適的位置而接受新的責任。


當神要求祂的子民做某件事時,有一個誘惑是等候「好時機」。我們永遠會有一種等候的傾向,等到我們不需要付代價或不這麼困難的時候才去做。


我鼓勵你成為一個不害怕責任的人。當你面對抵抗時,你的力量就會建立起來。如果你只做容易的事,勢將永遠都是弱者。


  神希望你、我能負起責任,並且照管祂所賜予我們的一切 - - - 用祂交託給我們的事物,做一些能夠產生美好果實的事工。我們若不使用祂所賜予的恩賜和才幹,就是沒有負起管理祂交託我們之事的責任。


要有預備!


「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馬太福音廿五章13節)


馬太福音第廿五章教導我們,在我們等候主再來的這段期間,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事情。


前面的十二節經文讓我們看見,十個童女中五個愚笨、五個聰明。愚笨的童女不願意付出額外的勞力,以確保她們已經做好準備的工作,得以在主回來的時候迎接祂。她們只做到可以過關的地步;她們不想多做準備,因此只預備燈剛好需要的油。但是,聰明的童女不只做到必須做的事。她們預備額外的油,以確定自己有充足的準備可迎接漫長的等待。


當新郎來時,愚笨的童女發現她們的燈熄了;當然,她們要求聰明的童女分給她們一些燈油。通常正是如此,懶惰的人總是要那些辛勤工作並負責任的人,爲他們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運用你所獲得的才幹


「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馬太福音廿五章26節)


隨後馬太福音第廿五章記載了一個比喻,耶穌提到三個僕人,他們分別獲得了屬於主人的才幹。然後主人前往遠方的國家,期盼在他離家的這段時間裡,他的僕人能夠善用他的財物。得到五千兩的人將錢拿去投資,又賺得五千兩。得到兩千兩的人也是一樣。但是得到一千兩的人將銀子埋在地裡,因為他充滿了懼怕。他不敢走出去採取任何行動,因他害怕責任。


當主人回來時,他稱讚那兩個用他的錢去做一些事的僕人。但是,他對那個將銀子埋在地裡、完全沒有運用的僕人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然後他命令人將那一千兩奪回,交給那現在擁有一萬兩的僕人,而那個懶惰的僕人則受到嚴厲的處罰。


我鼓勵你回應神放在你裡面的能力,盡你所能地去運用它。因此當主人回來時,你不但可以把祂所賜的東西還給祂,還可以給得更多。


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神對我們的心意是要我們結出好果子(參考約翰福音十五章代節)°


卸下憂慮,不是卸下責任


「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波得前書五章6〜7節)


不要懼怕責任。學習卸下憂慮,但是不要卸下責任。有些人學會不要擔心任何事情,成為「卸下憂慮」的專家之後,他們覺得很舒適,以致連責任也卸下了。將你的心思專注於在你面前的事,不要因為事情看來具有挑戰性就逃避它。


隨時記住,神如果將你向祂祈求的一切都賜給你,祝福之中是帶有責任的。倘若你擁有一棟房子或一輛車子,神希望你好好保管它們。懶惰的魔鬼可能會攻擊你的心和你的感覺,但是你擁有基督的心。你常然可以分辨魔鬼的欺騙手段,並且超越你的感覺,去做你心知是正確的事。伸手要東西是很容易,但是爲了這個東西而負起責任,才是令人格成長的部分。


我記得曾經不斷試圖說服我丈夫購買一棟湖邊的房子 - - - 我們可以到那裡去休息、祈禱及學習,那是一個「遠離一切」的地方。我告訴他那將會有多麼美好,我們的孩子和孫子又會如何喜歡它;我們甚至可以帶事工領袖去那裡,進行業務會議,並且一同享受禱告的榮耀時光。


這一切聽起來都很美好,我在情感上也覺得很好,但是戴夫一直告訴我,為了照顧這棟房子我們必須付出哪些代價。他提醒我,我們已經很忙碌,沒有時間去管理另外一棟房子。他告訴我照料草坪、維修費用、房屋的款項等等。他認為最好是在需要休息時去租一個房子,而不是承擔擁有房子的責任。


我看到的是事情的情感層面,他看到的是實際的層面。每當我們做決定時,應該同時檢視這兩個層面 - - - 不只是討人喜歡,也要考慮它所要求的責任。對於那些有時間投入的人而言,湖邊的房子很完美,但是我們眞的沒有能力負荷。我的內心深處知道這件事,但是足有一年的時間,我反覆不斷地試圖說服戴夫去購買。


我很高興他堅持到底。倘若不是他的堅持,我相信我們會買下那個地方,保留一陣子,最後很可能還是賣掉它,因為它要花費太大的工夫。結果,我們的朋友買了一棟湖邊的房子,只要與他們的時間不衝突,我們就可以使用房子。


假如你連用智慧,就會發現神滿足你的需要。任何有基督之心運作其內的人,都會行走在智慧中 - - - 而不是情感中。


要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