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保羅的禱告,你我因為「心中的眼睛」被照明而得著智慧。根據我多方的研究,「心中的眼睛」指的就是心思。
身為基督徒,我們心思裡的狀態應該是如何?換句話說,何謂基督徒的正常心思?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看看心思與靈的不同功能。
根據神的話,心思與靈是一起運作的:我將之稱為「以心思輔助靈」的原則。
為了更明瞭這個原則,讓我們來看看它如何在基督徒的生命中運作。
心靈的原則
「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哥林多前書二章11節)
當一個人接受耶穌基督成為個人的救主後,聖靈就住在他裡面。聖經教導我們,聖靈知道神的心意。就如惟有在人裡頭的靈,知道人的想法;同樣地,惟有神的靈,知道神的心意。 聖靈住在我們裡面,而祂知道神的心意,所以他的工作之就是向我們揭示神的智慧和啟示。智慧和啟示先傳遞到我們的靈裡面,我們的靈再照亮心中的眼睛,亦即心思意念。聖靈如此動工,是讓我們可以真實地理解屬靈方面的領受。
正常抑或反常
基督徒雖是屬靈的,但也同時受制於天性。天性不見得了解屬靈的事;因此,我們的心思絕對必須被光照,以看清靈裡的動靜。聖靈渴望光照我們,但我們的心思通常會因過度忙碌而錯過聖靈試圖給我們的啟示。過度忙碌的心思是反常的。正常的心思並非空白一片,而是處於安息狀態。
我們的心思裡面不應該充滿理論、擔憂、焦慮、恐懼等諸如此類的事。反之,它應該是平穩、安靜而沉著。當我們繼續進入本書的第二階段,你會察覺數種反常現象,也許你會認出它們是你心思裡的常客。
明白心思需要維持正常的狀態十分重要。將心思裡面的一般狀態與正常的狀態相較,就不難了解為何我們極少領受從聖靈而來的啟示,為何我們總是覺得自己缺乏智慧和啟示。
記住,聖靈會試圖光照基督徒的心。聖靈將從神來的信息傳遞給人的靈,這人的靈若與心思是相通相助的,他就能行在從神來的智慧與啟示中。他的心思若是過於忙碌,就會錯失主透過他的靈試圖要給他的啟示。
微小的聲音
「耶和華說:『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時耶和華從那裡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列王紀上十九章11~12節)
為了要得著啟示,我已禱告多年,我祈求神透過住在裡面的聖靈向我啟示。我知道這樣的要求是屬靈的。我相信神的話,也確信我應當如此求而且必要得著。然而許多時候,我卻會產生一種我自嘲為「屬靈白痴」的感覺。然後我才學習到,自己所以未能領受聖靈的許多啟示,單單只因我的心思太狂野、忙碌,因而漏掉祂傳送來的訊息。
假設有甲乙兩人在同一個房間裡。甲試著用耳語向乙說一個祕密,房間裡若是十分吵雜,即使甲已將訊息傳遞了,乙仍然會因屋裡太吵,聽不到甲說的話而漏掉這個祕密。除非乙極為專心,否則,他可能絲毫不覺有人在對他說話。
這就是神的靈與我們的靈溝通的方式。聖靈行事溫和;大多時候祂對我們說話,就像上述經文中對先知的方式一樣,是用微小的聲音。所以,讓自己保持在傾聽的狀態是很要緊的。
靈與心思
「這卻怎麼樣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
(哥林多前書十四章15節)
要了解所謂「以心思輔助靈」,較好的方式也許是以禱告為例。使徒保羅在這節經文裡說,他同時用靈和悟性來禱告。我了解保羅所說的,因為我也是如此。我經常在靈裡禱告 (用我不懂的語言,也就是方言);通常這樣禱告一段時間後,就會有意念出現在我心裡,因我再用悟性的語言禱告出來。我相信心思用這種方式輔助靈。它們一同運作,以我能理解的方式獲得從神而來的知識和智慧。
反之亦然。有些時候我想禱告,我就以禱告親近神。若是靈裡沒有特別的感動,就單憑自己的意念來禱告,亦即就我所知的議題和狀況來禱告。這些禱告有時似乎平淡無奇,沒有從靈而來的幫助。我似乎是在硬撐,但我會繼續在其他所知的事上持續禱告。
我會一直持守到我裡面的聖靈在某個主題上感動我。當祂這樣做時,我就知道我禱告的事與祂的心意符合,而非只是出於我個人意願所作的禱告。我的靈與心思以這種方式同工,相輔相成地完成神的旨意。
說方言和翻方言
「所以那說方言的,就當求著能翻出來。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哥林多前書十四章 13~14節)
另一個靈與心思同工的例子就是翻方言的恩賜。
當我說方言時,除非神賜給我理解的能力,否則於我的心思無益;得知所說內容為何才能使我的心思得益處。
請牢記在心,這個恩賜並不是指把方言翻譯(translate)出來。翻譯(translation)是指按著訊息的一字一句直接轉換成另一語言,而意譯(interpretation)則是在明瞭對方話中的涵義後,透過譯者的個人風格以他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讓我舉例說明:史密斯姐妹在聚會中站起來以方言傳遞了一個信息。這信息是從她的靈裡釋放出來的,包括她自己在内 。沒有任何人知道她說了些什麼。神也許讓我明白信息爲何,卻可能只是一個大方向的概念。倘若我當場憑信心站出來開始翻方言,就能使大家都明白信息的內容,但此時我是以自 己的方式闡述出來。
在靈裡(用方言禱告並且翻(方言)出來,是明瞭「以心思輔助靈」這原則的絕佳方式。靈說話,而心思賦予理解力。
現在,我要你想一想:當史密斯姐妹用方言禱告時,神就開始尋找翻方言的人,當時我的心裡若塞滿了雜念而聽不見,祂就只好跳過我。即使祂試圖將翻出來的信息傳遞給我,我也接收不到。
當我的靈命幼小、剛開始學習屬靈的恩賜時,我幾乎單單只用方言禱告。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我開始覺得禱告生活很乏味。當我向主談起這事時,祂讓我明白,我所以會覺得乏味,是因為我根本不曉得自己在禱告些什麼。雖然我了解並不見得需要知道每一次靈裡禱告的內容,但我學習到:這種模式的禱告是要平衡的,我若從中未會有過任何悟性上的了解,它就不是最能使我獲益的事。
平靜儆醒的心
「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它倚靠称 。」(以賽亞書廿六章3節)
我希望你從這些例子中看出,你的心思與靈確實可以一同運作。所以第一要緊的是,你的心思一定要處在絕對正常的狀態。否則,它就不能成為靈的助力。
撒但當然知道這個事實,所以牠攻擊你的心思,在你心思的戰場上掀起戰役。他要在你的心思裡面塞滿各樣錯誤的思想,使你心思的承載量和工作量都超出負荷,無法自由且有效地讓聖靈透過你的靈來工作。
心思應該要保持平靜。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言,只要你的心停留在正確的事上,你的心思自然平靜安穩。
然而,你的心也要儆醒。當心裡滿載過於它所能承受的雜念時,是不可能儆醒的。
想一想:你的心思有多少時候是正常的?